我的购物车 0

普洱茶“8582”唛号周勇先生史实亲历,驳斥“普洱藏家”的胡编乱造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在科学(手段)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纵观普洱茶界,我们几乎一直就在这种“退步”中踽踽前行。特别是那些脱离饮品跻身收藏品的普洱茶,在玩家的私欲引导下,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曲解历史,恶意炒作......


近日,一篇题为“8582的传奇诞生:国营勐海茶厂的品质担当,与7542合称文武将军!”的文章,流于网络。其中,对普洱茶8582史实的歪曲,对历史的虚构性加工,充分暴露了这些背后玩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邪气的无知与天真。


尽管龙爷已在公众号多次发表驳斥普洱茶藏家“8582”唛号的“史实论”,但碍于横财诱惑,有不少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掩耳盗铃。


80年代末期8582青饼 


有关这款茶的来龙去脉,原本是非常清晰的,很多当年的资料都还赫然在目,很多知情人都还健在。在历史的多重证据面前,竟然还胆敢让谎言大行其道,普洱茶界在利益面前指鹿为马的行径令人发指!


但还好,茶界依然有良知在感应。


面对上文的谎言,原南天贸易公司的周勇先生站了出来,作为知情人,周老先生直言:“‘8582’的研制,不是勐海茶厂。”同时补充道:“勐海茶厂研制的根据是什么,与省茶司及邹家驹更无关,邹家驹不懂茶。”


作为亲历者,周老先生强调:“8582”的茶号并非如业界传言的是中茶公司拨给香港南天的。当时,79092、79082、79072、79102及级外茶81001等散茶,批量较大,是南天与勐海茶厂生产最多的。这些茶最初并无茶号,几经周折后,才由南天与勐海茶厂商定,报省茶司备案中茶公司批准申请而来。


在这个时期,宋文庚先生担任省茶司的总经理,邹家驹先生只不过是普洱茶科陈宝航科长手下的一个杂务职员,根本不具备实时话语权,更不要说作什么决定。因此,茶的生产与产出,和邹家驹毫无关系。


目前,在诸多少知藏家尚对邹家驹的“8582”唛号“史实”保留迷信的节骨眼上,周老先生的现身和亲口证词,一针见血,直截戳穿了勐海茶厂独创研制“8582”唛号论,以及号称“普洱茶教父”白水清为传销编造的伪装,同时粉碎了“茶商专家”邹家驹的自我吹嘘。


周老先生在讲述中强调,“8582”的研制自己全程参与,厉声驳斥文中“8582”的经典名茶是由“邹召集二人研究定一个茶号而诞生”的言论。


此外,周老先生还指出,“‘8582’是南天在收集了大量的老茶品偿后,对饼茶的用料条索進行深层分析,听取了若干茶庄的意见,提供给勐海茶厂参考,特别提出要加入一些粗壮的茶(在这一点上,云南人一直将绿茶的等级用在普洱餅茶上面来确定餅茶的质量,这是极端错误的,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周老先生反问道:“那些个什么藏家知道‘8582’诞生的过程吗?那时候都未入行写什么‘8582’诞生?”


诚然!周老先生的发问,是建立在实践和亲历的基础上的,他这一问,拒绝了一切篡改的可能和阴谋,将“8582”的前世今生,说的明明白白。


对于文章中提及的“杨聘号”诸问题,周老先生确证,“杨聘号”并不是提供勐海茶厂的标准茶样,只是在制茶前,让勐海茶厂了解一下香港老茶的样子,其中的内飞,用南天信箋写,是因为担心勐海茶厂看不清楚,参考了若干饼的内飞内容,则是由周先生自己亲笔书写的。勐海茶厂的不当宣传,不攻自破。


可见,“8582”没有所谓的标准样本,也并非由勐海茶厂创造,是南天与若干香港茶荘集体智慧的结晶。周老先生还指出,“7542”在当时并没有市场,因此,“8582”的产量与需求巨大。行文的藏家不加考证,信口开河,肆意宣传产量不大,不仅是篡改历史,而且其野心可见一斑。


关于“8582”具体的产量,可去省茶叶公司查证相关的出口纪录。是年,香港各茶莊补充的藏茶库存基本都是‘8582’及‘8592’”。

 90年代初期紫天8592 


而对于文中提到的商检一事,周老先生驳斥该藏家不明历史,道听途说,妄下评论。


据周老先生的讲述,“8582”是在1985年底才面世的,直至90年代中,才正式加盖了天字。而对于茶界“1996年生产的一批‘8582’采用古树原料,用班章茶菁制作的一批”的说法,周老先生认为完全是胡说八道,因为在他和很多做了几十年普洱茶的茶友都发文称九十年代未有听过用古树原料的。而且8582的思路是拼配,不可能只有班章的原料,文中无中生有的加入古树及班章料,不过是为了蹭这些天价茶的热度。


他指出,上世纪末的云南普洱茶区,基本没有采摘古茶树的习惯,“8582”作为一款经典茶作品,它的主要原料,其实是今天我们根本不待见的台地茶,原料除班章外,也有临沧茶菁。那个时候,勐海原料紧缺,茶味亦不如临沧双江县勐库料浓厚。因此,在供给南天的茶中,一般拼配有时任副厂长的卢国龄老先生,亲自带工人去临沧勐库定期收回来的茶菁。驳斥了“8582”的古树老料等炒作传言。


“8582”或“8592”的制作,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一篇题为“8582是这样?周勇先生有话说”的公众号文章中,周勇先生表示,整个拼配制茶过程中,先是由“邹炳良先生每次寄十几个茶到南天,南天与张忠先生反复试着去后,将原订的四五个茶样混合后再试,基本可以了再拿到几个有经验的茶荘品鉴,反复品鉴后告诉邹炳良先生按照此原料压制,做过若干批均如此,只是在饼形及中窝有过一些小调试,但口感要大体一致,做饼茶讲的是口感的传承。条索用料每次均有出入。


我从来不相信几十年前的茶靠一个‘配方’就可以做出来。我此次做‘8592’纪念版也是靠口感认为比当年做的‘8592’在汤色、用料及茶底均好很多,才敢订为紫天餅纪念版的。”

 

周勇先生对普洱茶“8582”唛号史实亲历及讲述,澄清了很多历史事实!同时印证了我先前的判断和推测:一是对白水清、邹家驹等先生的戳穿;二是对“8582”现实价值与品质的重新定义。


先前号称“普洱茶教父”白水清先生依靠卖铁观音发家致富,后卖云南普洱茶卖成了“一代宗师”,顺势为“读书无用论”“研究无用论”推波助澜。


正如电影《一代宗师》中叶问所言:“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宗师只是个名词,纵观普洱茶界,真的宗师确属罕见,表演得好的“宗师”倒是满大街都是!



———— / END / ————

(转载需作者本人授权,联系后台即可。转载注明转自公众号“石一龙”(susongyilong),未经作者本人授权,转载必究。)

上一篇:【德宏拾味】灰鹿 ▏山灵野韵见鹿行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