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邹家驹先生的“辟邪剑法”


01


普洱茶谁正宗?

普洱茶,美在生茶,韵在生茶,根在生茶,魂在生茶。可以说,生茶的发展历史,就是普洱茶史。


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有人想在里面搞点名头,要么开拓创新,要么反动诋毁。开拓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时常听到或看到,那些跳梁小丑,以千姿百态的表演哗众取宠的故事。


普洱茶界也不例外。有很多人,喝不懂生茶,便去诋毁它,诋毁过程中得到几个附和的掌声,就敢自称茶中仙某和茶商大师。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藏了一则旧时华山论剑的典故,讲述华山派曾因剑、气二宗之争,同门手足相残,实力骤减,从此衰微。对今天普洱茶面临的问题颇有启示意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华山派剑、气二宗的内斗,归根结底还是谁掌权、谁得势、谁得利的纷争。就像当下普洱茶界的生茶与熟茶,谁是普洱茶正宗的问题。


普洱茶界,重生茶而轻熟茶者历来不少,只喝生而不喝熟的比比皆是,但几乎没有直接去毁灭和否定熟茶的,即便是这个一再强调生茶才是茶的群体。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甘寂寞,不甘与世同流,总要想方设法出来搞点事情,在茫茫人海中抛头露脸。


而这个自称敢冒天下之不敢为的“大佬”,就是我们尊敬的邹家驹先生。这几年,邹先生在云南普洱茶界混的风生水起,凭借几十年做茶人的“身份”,逐步迈出“大师”的套路。


02


“抑生扬熟”之套路


有人批判邹先生说,“没有接受过正规茶学专业高等教育,上世纪末任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算是他的工作,但所讲解的茶叶科学知识内容不正规,所依据的相关数据片面,喜欢断章取义,完全不符合现代正规茶叶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科研结论。”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因为邹先生早些年确实为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做过一些事。但今非昔比,邹先生今天在普洱茶界“倚老卖老”的“耿直”观点,我是不同意的。


邹先生成为普洱茶“大师”的路主要分为三步。第一,利用普洱茶充实身家;第二,提出生茶不是普洱茶;第三,以“救苦救难”的菩萨身份向世间散布“生茶有毒”论。


人,为什么要搞事情,要么为名,要么唯利,要么为国为民。


按照邹先生否定生茶,是“为喝茶人的健康着想”的论点,实际上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但邹先生完全脱离普洱茶本质的主观臆断和断章取义,揭露了他所谓的“为民”,不过是为“唯利”、“为名”保价护航的伪装。


邹先生身为普洱茶界的年长者,声名在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曾写过一篇题为《邹家驹的“偷梁换柱”之计》的文章,在其中,我已做过专门的讨论,在此不赘述。


邹先生彼时不喜生茶,热衷熟茶,投资了大量的熟茶加工。在普洱茶界,熟茶向来不是主流,故有大量囤存,此说并非谣言,此事知情者众。既有囤茶上万,所以在生茶畅销的茶市,只有搞垮生茶,自己的熟茶才有出路。因此,一条抑生茶而扬熟茶、坐收渔翁之利的路就此铺开。


03


醉翁之意不在酒


众所周知,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生茶当然是普洱茶,但邹先生却认为,生茶不是普洱茶。


在转发他观点的“同道中人”梁权先生撰写的《梁权的故事(一)》时,邹先生兴奋至极,天马行空地写道:

“十四、五年前,我拿出浑身解数,试图阻止生茶进入普洱茶标准。在第一次普洱茶标准专家组会议上,狙击战持续到晚上八点,天都快黑了还没出结果,有人给我发来短信:‘邹老师,抬抬贵手,让生茶进普洱茶吧。’原则问题,关系茶客身体健康的大事,我是不会妥协的。


台湾体育老师推崇的生茶为一等公民的理念,商家的逐利本性和官僚的盲目附和,终于违反科学,将生茶塞进了普洱茶标准。


我的狙击失败了,被朝野上下骂成一堆臭狗屎,接下来也就有了梁权的故事。生茶标准不修改,继续误导下去,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梁权在病痛中滚爬。”

按照邹先生的自述,在十四、五年前,先生已是主掌“普洱茶国家标准”或“普洱茶云南省标准”的人物了,但制定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专家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这么说来,他与“普洱茶标准”的制定,根本没有就没有过交集,何来失败?


可见邹先生

上一篇:【德宏拾味】灰鹿 ▏山灵野韵见鹿行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