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今天是茶业复兴的5岁生日,喝茶读书了解一下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五年前的今天,“茶业复兴”微信订阅号创刊。

 

 

周重林:锥子周文化机构总编辑,自媒体《茶业复兴》出品人

 

在一个行业深耕五年,以独树一帜的方式,他用行动实践了茶文化的另一种可能,一种以纯文本的方式连接用户和产品,占据产业的精神高地。五年间,先后出版了《茶叶战争》《茶叶江山》《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民国茶范》《茶叶边疆》《绿书》等一大批深受阅读者和茶人喜爱的书籍。把兴趣和爱好做成了一份事业,并且影响着周边人,这看似是一个很难的理想,转眼却已然成为了现实,而这个过程,都凝结在了那书、那人和那五年的时光里。

 

 

周重林在茶山游学中

 

很多时候,认识一个人就是通过他的代表作。很多人认识周重林就是通过《茶叶江山》。初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阅读是最廉价的学习方式。写茶的书有很多,除去林清玄的空灵,剩下的未免显得过于绵柔,介绍操作技能的书更像是出镜模特的写真册子,教科书匠气太重。久了,竟然陷入一种无茶书可读的境遇了。

 

 

《茶叶江山》

 

就在这个背景下,《茶叶江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本书没有让人失望,行文间有股气势,不惺惺作态。开篇便抛出一个观点:“茶叶是一种观念的产物,茶园成为江山的界限,家国情怀就在其中。”一次面对这句话的时候,脑袋是异常兴奋的。因为茶,终于跳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从寺院讲的禅茶一味,从文人讲的琴棋书画,乃至普通民众津津乐道的柴米油盐上升到家国天下的语境里。当然,禅茶一味的修行范围可以给个体生命带来无限广阔的空间,但那只是一种个人修行,无关国家命运。

 

 

“茶业复兴”昆明办公室

 

重林的演讲富有激情,浓郁的云南方言,正好高度契合着他给人的边疆学者印象。《茶叶江山》很精彩,但《茶叶战争》里关于历史细节的思考价值更大。在演讲之初,他便先声夺人地抛出一个让你惊讶的问题:中国大一统的时间总共有多少年?下面一片喑哑,他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81年而已!

 

 

周重林在演讲中

 

我们当代国家版图形成的基础是源于明清两朝,民族间的融合与冲突都关系到版图的变化,而茶叶,作为一种战略物质参与到了其中。到了1840年前后,面对世界浪潮的冲击,茶叶也曾扮演过时代导火索的角色。所以,这一片叶子确实连接着家国情怀。而且就在晚清大臣的奏折里,在十三行洋人的焦灼目光里,在吴觉农《中国茶业复兴计划》里···

 

复兴出版物

 

五年时光,在文字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方法论上探索最幽僻的路径。“茶业复兴”的行文风格就像《茶叶战争》与《茶叶江山》一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有一种时代的方向感。传递信息,同时表达自身价值。注重田野考察,注重深入到茶人社群中。在《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里有较为集中的呈现。

 

 

复兴出版物在茶事活动中

 

来过“茶业复兴”办公室的人都会发出书比茶多的感叹。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泛阅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甄别寻找文本价值点的方式。早年间就听闻过不少重林要求团队阅读的种种轶事,在阅读的刺激下,创作了《民国茶范》,“为什么天才总是结群而来?”那是一种对历史的反问,也是在表达一种现实的理想。认真喝茶,认真说话,让每个人都获得表达机会,让每个人都成为明星。坚持下来的“复兴沙龙”已逾百期,因一杯茶而聚集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在轻松的氛围里,谈心路历程,谈行业观察,谈产品体验。

 

 

周重林在他一手茶香一手书香的办公室里

 

“茶业复兴”,在茶行业算不得是那种特别有钱的团队,但知识改变了其自身的精神面貌。面对茶商,他不是客户,但因为一本书和一种对茶文化的执着,激发了茶商的由衷欢迎与热情,产业对文化的尊重,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得以体现。在团队背后,也没有风投机构强势注资,团队的运营就靠文化转化。很多在茶文化里走过一朝的人,都感叹说文化太弱,不足以支撑。五年的沉淀与探索,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知行合一,在产业链里精准定位,融入到了这个需要文化滋润的大时代。

 

 

 

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早在互联网电子书诞生之初,大家就在揣测,未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会不会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改变?阅读习惯可能确实会借助于更多的阅读工具,但纸质书籍依然有电子书不可替代的体验感。因为我们在看印刷文字时,其实是分布式提取信息的。摊开一大页纸质书,便于视觉延展,其实阅读更有效率。对于资料检索,电子读物确实要比纸质藏书效率更高。作为一种阅读生活习惯的陪伴,纸质书依然会是主角。所以,未来“茶业复兴”依然会在茶文化的出版领域推出更多值得阅读的优秀作品,也将致力于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在线下打造可以坐下来读书、喝茶的空间。

 

上一篇:【德宏拾味】灰鹿 ▏山灵野韵见鹿行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