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茶马驿栈奇遇记:美女老板、老茶、老照片

201611月初,普洱有雨,微凉,穿过顺城街清真寺、穿过色彩鲜艳的幼儿园,我来到了茶马驿栈。第一次到这里的人,都会被“石屏会馆”牌坊的巨大气场所吸引。

 

咖啡、饮茶、吃饭、住宿,驿栈外的水牌提醒路过的人这里可以停下来,而早在100多年前,南来北往的赶路人也会到这里休息,他们和我们一样,选择在这里饮茶、住宿、聊天。

 

2008年新修的石屏会馆牌坊

 

顺城街的茶马驿栈,曾经的石屏会馆,是普洱老城区的地标性建筑。这座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是关帝庙,后来因石屏茶帮来此地做茶叶生意,长期聚集在这里,光绪年间遂将其改扩建成了石屏会馆,据说最繁荣的时候,这里有两列七幢古寺庙。

 

▲修缮前的正门和大厅

 

年久失修,到2008年,仅存经楼和花厅,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修缮。我对这里的了解,始于道道,道道是普洱人,也是茶业复兴最早的读者之一,2016年,她成为了茶业复兴的第一位志愿者,最近,她诵读的《民国茶范》在喜马拉雅收听量超过40万。

 

5年前,道道通过市政府的项目招标获得了石屏会馆的经营权,石屏会馆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营的意义其实是保护性开发,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和发扬茶马古道文化,对于这座叫“普洱”的城市而言,这十分重要。

 

▲修缮后的大门外观

 

古色古香,是很多人对茶马驿栈的第一印象,两百多年的历史加上一位对普洱茶痴迷的经营者,形成了这个空间鲜明立体的调性,马帮的背影已经远去,但茶叶的江湖从未消失。

 

▲修缮后的檐角

 

棉麻质地的茶人服,是道道的日常着装。一袭长裙,走起路来轻盈灵动,对泡茶的人而言,宽松的棉麻服饰穿起来舒服而放松。雨后的普洱,空气湿润,在茶马驿栈堆满茶叶的大厅里就可以嗅到茶叶的香气。道道那天冲泡的是2000年的南糯山,泡茶的水很讲究,要放在陶缸里养着。烧水之前,她会提着一把银壶,迈着小碎步穿过古老的大堂取水。

 

▲驿栈主人道道和茶书馆

 

来这里喝茶的茶客形容道道是“住文物,喝古董的女人”,道道则会告诉大家“茶马驿栈有奇遇”,这里经常汇聚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爱茶人,除了与人奇遇,就是与历史的奇遇,与历史奇遇的方式,可以通过一片茶,也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一泡16年的普洱茶,充盈着时光的故事,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我翻看老照片,图片背后,隐藏的是这座城市的气质。

 

1.1887年,法国人路易.德拉波特笔下的思茅城东一角。这是一张辨识度很高的图片,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但很少人知道这位法国人为何而来。路易·德拉波特的官方身份是一位法国海军军官,此行中国,是为了完成对澜沧江-湄公河的考察,去论证是否有一条可以从柬埔寨通往中国的水路。

 

 1887年,路易·德拉波特笔下的思茅城一角

 

翻阅Bruno Dagens所著的《吴哥-石林》一书,我找到一张照片,一群人坐在吴哥窟的台阶上,右二就是路易·德拉波特,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并不是太高兴。

 

▲路易·德拉波特(右二)与考察队员在柬埔寨吴哥窟

 

2.1940年石屏会馆会会长暨各提调合影。提调,就是负责管领、调度的人,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这些人的姓名,有记载的,多是民国年间在思普一带经商的人,有盐商、有茶商、有开书店的。

 

1940年,石屏会馆会长暨各提调合影

 

照片中的何璞生(左四),是思茅鼎春利茶号老板(1901-1949),祖籍云南石屏,《思茅县志》(1993)一书中记载如下:

 

鼎春利茶庄,是思茅众多茶庄中经营较好,歇业最晚的茶庄,直到民国37年,因交通不畅,销售困难而歇业。20-30年代,每年收进来自攸乐山、景迈山、易武山等地的粗茶2000余驮,精心制成七饼圆茶、七子紧茶、元宝茶、沱茶等普洱茶品种,分销外省的西藏、江浙等省市,向外输入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每年营业收入银洋8万余元。

 

鼎春利号老茶庄,位于戴家巷,现在是城区幼儿园和派出所宿舍,就隐藏在石屏会馆斜对面的老街区。

 

▲今日的戴家巷

 

照片中的魏秦涛,是经营书店的老板,《思茅县志》(1993)一书中记载,他的魏秦涛书店,出售过《子夜》、《家》、《春》、《秋》、《母亲》、《我的大学》、《在人间》等,也有《金粉世家》、《七侠五义》,这些记载,时近时远。

 

为什么这些人会出现在石屏会馆呢?与这个空间的功能相关,石屏会馆在过去就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商人们在这里商讨生意,百姓们在这里聚会、活动。

 

道道在普洱土生土长,她曾听家里的老人讲,民国年间的石屏会馆是城内十多个同乡会馆中建筑最好最热闹的场所。“同乡会”,是那些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的人与故乡最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每年正月初九还会在此举办上九会迎神赛会活动,热闹非凡。朱云飞在《古道叙茶马》一书中有提到:

 

据雷继初老先生回忆,1949年以前,石屏会馆里面除了洽谈生意,还举行酒会、同乡聚会,承办做寿、结婚酒席,提供写诗作画、弹琴赏乐等。而且,思茅城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上九庙会”活动,每年正月初九,由城里面的大茶商牵头当会长,小茶商当提调(协助会长办庙会,同时自己也要出一点钱),把石屏会馆里面的老祖、关羽、岳飞等70多个神像抬到大街上巡游,场面既热闹又壮观。现在很多世居思茅的耄耋老人都非常怀念这种活动,而且会不时梦见当年庙会活动的盛况。

 

1949年前,石屏会馆每年正月初九举办“上九会”境况(思茅区档案馆馆藏图片)

 

从这些讲述中,可以感受到茶叶、茶商对这座城市的塑造,剔除普洱茶,普洱这座城市应该不会有今日的模样。

 

雨后的老房子散发出一种让人着迷的气味,喝着茶,看着老照片,说着老故事,时间开始变得很缥缈,变得和那些耄耋老人的梦一样缥缈。

 

道道离开茶桌,准备换一泡茶,我看了看手机,一个微信群里的朋友正在讨论《蒂迈欧篇》中的那句“时间是永恒的影像”,我多想告诉他们,我今天下午所经历的这一切,或许就可以解释这句话。

 

|杨静茜,微信号yangjingxi923

图片由道道提供

 

上一篇:红茶,为什么这么多人喝?答案在这里!!!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