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的产品全部采用最古老的手工技艺进行制作,有人说我的产品延续了数代人的心血才得以面市……用这些观点来定义“工匠精神”也无可厚非。中华文明有历史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大部分“手艺”未曾消失,但只能是手艺人,而“手艺人决非匠人”!如果在精神内涵的层面加以评判,我们其实是有缺失的。
如果不能站在“创新”的角度审视过往,几十年工于一事,循规蹈矩,那注定其市场价值不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于现代服务行业而言,营销层面的多角度输出在企业发展的某个时间段内,一定是优于其它“维度”的。当然,任何形式的“工匠精神”都是构建在服务、产品等这些层面。简而言之,优质的服务加上有严格质量保障的产品,再结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完善自身。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无论你推出产品还是服务,都会有消费者为你买单,这才是匠人精神的逻辑。在日渐大同的格局之下,“工匠精神”的内涵其实是创新!
此外,“工匠精神”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底蕴,无论是工艺赋予的还是时间赋予亦或是文化赋予的,如果缺少了底蕴,“工匠精神”也是不完整的。
以中国的茶为例,作为最早开启中国外交之门的商品之一,在国人心中有着绝对的历史地位,也是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更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
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逆的全球化成为了趋势,文化的差异性也日渐大同。对碳酸饮料的依赖,对咖啡饮品的不舍,是现代年轻人的追求。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正在流失宝贵的精神财富……
火爆异常的大圆普洱展台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基于对“工匠精神”、对复兴茶文化的考量。
一是普洱在整个茶品类中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制作、存储要求等均是其它茶类无法比拟的,它代表的是一代代老茶人对技艺的坚守,以及对普洱这个古老产业的承诺。
此外,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希望唤起更多人对普洱茶的关注、对普洱茶制作技艺的关注、对先人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的关注。
大圆普洱的“工匠精神”
比如大圆普洱对于上线藏品的品质坚守。在大圆平台上线的藏品均取自乔木大树料,这与市面上某些采料于“台地茶”的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无论从农残、制作工艺以及口感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以平台上线藏品陈升号班章2016为例,此产品是由与茶相伴40载,在业界被誉为“茶痴”的云南普洱茶专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会长的陈升河先生监制而成,这是大圆平台对于老茶人技艺的尊重,更是对所有投资者的承诺。再就是平台上线的藏品必须要经过严苛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才能正式登录平台——于普洱茶制作技艺和品质把控而言,这是大圆普洱的“工匠精神”!
二是就大圆普洱平台发展而言,之所以以普洱茶这个品类为载体,就是因为多年相对粗放的发展给普洱茶生产端到销售端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减缓了普洱茶行业的发展速度。而大圆普洱平台的出现,在强调平台上线藏品高品质的同时也鼓励行业从业者重新回到普洱茶该有的节奏,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让普洱茶的魅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更多的人通过大圆普洱平台喝到品质优良的好普洱、让中国的茶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发扬。
同时,平台的模式彻底颠覆了普洱茶在“小圈子”流转的局面,从去年12月10日平台首批藏品正式挂牌交易以来,截止到5月末,大圆普洱已经先后与15家之名普洱茶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根源上解决了部分茶企对于现金流的需求,也会推动茶企用心做好茶。站在宏观的角度,大圆普洱对促进普洱茶行业实体经济发展是效果显著的——于普洱茶行业创新而言,这也是大圆普洱的“工匠精神”!
大圆普洱首席市场官黄大炜先生
文|黄大炜,大圆普洱首席市场官
图|大圆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