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原来茶史超过了华夏文明史「大发现」

近几天,一则名为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遗存的消息震撼了茶界。

消息大意是说上古先民在6000年前已经在种茶了。

由于田螺山距离河姆渡仅有7公里,与河姆渡渊源很深,何况在当年河姆渡文明的考察中已经发现了原始茶遗物,田螺山这一发现无疑对此形成了有力的印证。

 

在此我们简单说下河姆渡文化的源流: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宁波、绍兴平原的东部地区,存在年代距今约七千年。其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属于古越族的原始文化。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索隐》载: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春秋时期吴国的主体民族是越民族群,他们是越族中同化了南奔周人而形成文明发展较快的一支。可推断春秋时期越国的情况也与吴国类似。

随着历史演进,我们知道越国吞并了吴国,楚国又吞并了越国,秦国又吞并了楚国。

《日知录》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这一开始,就再也没有消停,华夏文明从此就与茶牢牢捆绑在一起,推演出了辉煌灿烂的茶文化。

而古越民族与华夏民族的故事也并未就此结束,古越民族群也保留着关于茶的文化生活,继续发扬光大,在华夏文明当时尚未触及的天地中,演绎着我们今天听来已如同神话般的史诗。

 

对此可想象的空间太大,可惜古越的文字一直未被大量发现和破解,从后来出现的傣泐文和古壮文等记载中也难以琢磨出这数千年的细节。(傣族和壮族是古越民族群后支)

今天在田螺山遗址,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根源,才使得文化工作者有进一步去思考的基础。

茶业复兴,也是茶文化的复兴,这一目标还要一代代考古学家、文化学者、茶学家客观地,持续地努力。茶文化,这颗大中华文明中的珍宝方能长耀。

茶作为与东方民族伴生的植物,其中的秘密仍待我们持续地发掘。

向余姚田螺山遗址考古工作者致敬!

|李扬 微信号:402864263

图片来自中国文物网,谨以致谢

 

 

 

上一篇:此山味最酽,虽藏亦成峰「名山普洱」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