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金石录里,饮茶助学

知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是金石录里,往昔情形,一幕幕的清晰,又一幕幕的渐去渐远,直至模糊。昨夜的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只是翻阅世事的交集,在淡然与不淡然之间,在北方与南方的距离之间;奈何曾经的饮茶助学,味道渐浓渐醇,跨越了时空,还如昨,还是那么诱惑,被诱惑的不止是李清照自己,还有无尽的后人。

 

一问一答是趣事,一杯一饮成佳话。沿着他们的趣事,追寻历史的佳话,无尽的后人除了艳羡,大概也只能在书卷之中的典故里,抑或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默默的朗读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惊叹李才女,又岂是一首《如梦令》、《声声慢》?如梦人生、曲调悠扬,我们一边惊叹,一边寻找类似的绝唱,借以安慰一颗颗漂泊或者贫瘠的心。

安慰,也只是自我治疗的一种方式,或许有用,或许没用,但最终都消融在千年的仰望里,消融在旧时青州的问答声与笑语里。每一杯清茶、每一次品饮,都是曾经的深情,在时光的画卷里惊起层层涟漪。

 

那时,李清照与赵明诚已经结婚,尽管前者的身份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后者的身份是金石学家,但皆为后来的影响力与定格。婚后的生活并不优裕,可这并不妨碍精彩的开启、传奇的书写,在隐居山东青州老家的十多年中,青灯黄卷陪伴着夫妻俩,他们孜孜以求、相互激励,世人眼中普通的一杯清茶成了李赵二人勤学、治学的见证,为他们的生平增添了一段清奇的风韵。

 

 

每当饭后,他们就坐于藏书满屋的归来堂书屋里,心归情来,煮上茶,然后随便讲一件史事,谁先说出这件事在某书、某卷某页,谁就可以先饮茶。李清照博闻强记,才思敏捷,常常占先丈夫一筹。每当这时,李清照便得意地开怀大笑,然后夫妻对饮。

 

这一饮,让多少有情人羡慕、妒忌,直至生恨;这一饮,连李清照自己也不舍、不忘。赵明诚去世后,留下了一部后世奉为文化瑰宝的《金石录》著作,其中的后序是李清照所作;在后序中,她不但对丈夫生前的事迹作了一个回顾,尤为重要的是,她还将此段生活,即两人以茶助兴、共同学习的往事作了动人的回顾。在她心里,那是一件生活趣事,在她笔下,那是一段极为传神的文字: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对于当时之情,对于她,哪怕是旁人、观者、后人,这样的回顾既充满了浓浓的温暖与情意,同时又分明能感受到一股同样浓烈的哀感与落寞,在没有阻隔的空间飘荡,没有谁能逃避。

历经千年后,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然而,尽管我们可以模仿他们读书喝茶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生活方式,包括服饰、建筑,却无法复制他们的心,无法找寻那清冽的甘泉,去调出一壶雅趣横生的情、一段注定只能是咏叹的绝唱。

这,是幸,还是不幸?

 

此文为51普洱网原创,作者:杨春(竹里馆馆主)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2015益武春季广州茶博会亮点大盘点「惊喜刺激」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