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茶经茶道那点破事之——陆羽《毁茶论》:道哈?艺哈?


按史书记截,在唐朝,喝茶已经非常普及,从朝廷到士大夫,文人墨客到庶民间坊,寺庙方丈到斗室清高,茶、品茶,泡茶仪式(泡茶的方式)都已经从日常生活要素上升到社交礼仪,社交活动。试想,陆羽蒙生创作茶叶的专题文章,其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茶论》?凭什么是他来专业研究茶相关知识而不是朝廷文化学者?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笔者认为(开始穿越,脑洞大开):陆羽处所的唐朝时代(安史之乱之前),和当下社会情形很相似,国力强大,社会繁荣,经济发展,文化活跃,生活富足,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文化人是首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最活跃的基因,他们不安于现状,他们要名得利,要得到粉丝的追捧,要名利双收,就要不断的写出新文章,提出新观点,总结事物规律之后成为一代宗师。

 

研究茶文化,传播茶道精神,总结繁荣唐朝以及更远历史中的茶现象,推动在当时已经非常火爆的茶文化生活时尚,文化现象。是一件很牛X的事情。陆羽干这个事时,茶的解读一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文雅点说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鉴于当时“茶的那点破事”这个事业还没有人系统玩过,在茶历史上,也只有些只言片语和神话传说,也没有前人认真研究总结过,以为茶就是生活资料。陆羽毕竟受过苦,苦难磨砺出悟性,且这哥们又不属于小鲜肉,又穷、又黑、又矮、又丑,还结巴,娶不到媳妇,逛窑子又没银子,就如同当今孤傲的文化浪人和策划者,探秘者,文化学者一样,于是,他励志把茶这点破事进行系统研究,写一篇论文,搞明白茶这点破事的门道,一定会有点意思,可能会流芳百世,可能会一鸣惊人。果不其然。

实际上,陆羽通过自己人生坎坷的经历,艰苦卓绝的跋山涉水收集、研究、考察茶山茶叶,已经博得相当名声(李季卿闻其名),通过茶,他已经挤身于上流社会,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他当时研究的博士论文题目就叫《茶论》而不是现在叫的《茶经》。

 

常伯熊(常鲁,字伯熊(生卒年不详),安徽临淮人(今安徽泗县)。常鲁是中唐时期茶人,他与“茶圣”陆羽在唐时都享有盛名)当时也是茶界名流,有公务员(官方)背景,身份至少是中产以上阶级,喜欢茶,喜欢研究茶文化,并第一个将茶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要素,上升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等文化精神境界。这些都源于他的总结提炼,茶,才从植物属性,上升到文化精神属性,品味,提高了几个档次,境界,上升了几个层次。

 

—— 第一篇 ——

从已有的史料记截中获知,他铁板钉钉自我创作了一整套茶道教程,将喝茶上升到文化和艺术层次,有了高贵的传播性,观赏性,艺术性,设计了典雅的品茶程序,规矩,方式,方法,要领。都说这是术,我说这是道。因为那时,陆羽《茶论》还停留在资料整理阶段,还没有出版发行,从历史资料上研究分析,常伯熊赴李季卿的这次茶会,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文化大事件,否则不会被历史典籍记录。我坚持认为,这才是中国茶道的启蒙和发现,中国茶道才开始有了雏形。

陆羽至少从常伯熊的茶道演绎中领悟了《茶论》所要达到高度,终于确定《茶论》应该怎么写?写成什么样的版本?

原故事是这样的:唐某年,一个省长级人物把陆羽和常伯熊泡的茶都喝过了,就像云南攸乐山基诺族村民土秀才和省级茶科所博士在省长面前品茶论道,村里的土秀才穿着,打扮,礼仪,礼貌,器皿,都比较不入流,土里八叽,可能几天没换洗,有点脏,陆羽作派也是一幅漫不经心,不重视,不严肃,不庄重,不文雅,不规矩的架势。而常伯熊至少是中产阶级,有文化,有品味,有修养,懂礼数,对省长,至少对这场茶,是认真的,崇敬的,虔诚的,恭敬有加。从衣着,器皿,茶叶,泡茶的讲究,泡茶的态度,都是有板有眼的,既有章法,也讲科学,既有文化,也有艺术,既讲茶性,也讲茶气,既讲单株,也讲纯料,既讲混饮,也讲清饮,既讲茶水,也讲火候,既讲山头,也讲村名名寨。他能讲出来,而且从品茶感悟人生,渐入茶道。

 

问题在于,如果研究者死活认为写了书的才算是道,常伯熊讲出来没写书的只是术,那就麻烦了,佛法经典也不是瞿昙先生写的,释迦牟尼平生传佛就是到开讲座,投资募捐搞“百家讲堂”,他在灵鹫山还创立了禅宗,才有了佛法进入中国的历史,难道这也不能是道?反而记录他言论的算是道?《圣经》也不是耶稣写的,写《圣经》的有皇帝,有将军,有难民,有乞丐,有神仙,有娼妓,有恶人,有良民,难道这也不能称”道”?

 

当下茶界全行业,茶厂全覆盖,茶文全学者,茶学全院所,都在不遗余力解茶业,释茶惑,谈茶兴,讲茶性,传茶艺,布茶道,茶界名流,茶厂售女,坊间大嫂,茶馆小妹,舞台青艺,田间老妪,文化学者,科技院士,行业大咖,优雅仕女,哪个不是在常伯熊创立的“道”下谋一口饭吃?混一个脸熟?

 

通过查找,核对欧阳勋先生的《陆羽年谱》,《茶经》完成时间是780年。陆羽在他自铸的煮茶风炉上刻有“圣唐灭胡年铸”,历史确定安史之乱为755—763年,此炉应为764年所铸。动荡不安,影响茶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影响陆羽写的心情,是属实不需要争论的,他特别说明是“灭胡年铸”而纪念社会又恢复平静,说明茶必然是在繁荣盛世才有可能得以发展和传承。

 

—— 第二篇 ——

安史之乱后,时年陆羽40岁(陆羽卒于80472岁,《茶论》前后花了26年,5年润色),铸风炉是为写《茶论》做实践的准备工作之一,说明安史之乱结束时,陆羽还没有完成《茶论》资料收集,茶的这点破事还没有整明白。


宋人李郛的《纬文琐语》中记载:…时有竹林逸士,木下樵夫,莲花歌者,清蓉之姝,皆海内名士也。记载中的这四人,士,是指陆羽;樵,指常伯熊;莲,指谢杼山;蓉,指李季兰。这个故事说明,陆羽和常伯熊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茶界名流,而且是哥们,经常一起K歌,一起按摩,吃火锅,一起开茶会,谁保证他们没有在一起研究讨论茶文化?没有出谋策划《茶论》的具体撰写?实际情况应该是,常伯熊已经是大家,绝不会和年轻人抢风头,争名夺利。更何况,常伯熊已经是茶道高人,开悟见性,视名利如粪土,他的道义,就是无私奉献支持帮助陆羽完成《茶论》的创作。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有常伯熊者,又为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是什么是“广”?就是全部,很大面积,可以推论,《茶论》几乎是常伯熊始作俑者,陆羽是收常伯熊委托收集资料,干具体事,正真的著作者,应该是常伯熊而不是陆羽。就像大学里博导带博士生,收集资料是学生干的,定方向出学术博导道干的。


这里还有一个佐证故事: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听说有个叫常伯熊的(常伯熊当时名气已经大过陆羽,否则,一定是先找陆羽,个上级找乐子,一定是找名气大的)会泡茶,于是请过来泡茶喝。“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

李季卿又听说有个叫陆鸿渐的,也会泡茶,李公又请来泡茶喝。“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茶博士:在唐代就是茶店跑堂的)”

封演讲述的是:李季卿来江南临淮视察,听说常伯熊会泡茶,叫来常伯熊,一看惊为天人:常伯熊衣冠整洁,彬彬有礼,端庄优雅,手口不停,说着茶名、茶气、茶性、水种,煎冲泡饮,自得章法,李非常满意。

 

他又听说陆鸿渐也会泡茶,于是又叫来陆羽,见陆羽衣冠不整,形态松垮,不修边幅,裤子脚高一只低一只,依着几天没洗,邋里邋遢,泡茶的家伙事儿档次也不高(陆羽穷,没有钱购置雅致生活用品,主要是那个时候唐朝没有斗室文化,没有唐朝式雅致生活圈)土里土气,且泡茶既没有茶道,也没有茶艺,茶的味道也一般,李没有被感动,只是让管家给了陆羽三十文赏钱。

陆羽虽然又土又穷,但在当地也算是名流,一直清高,遇到如此待遇,让他羞愧难当,甚至认为是耻辱,据传说,回去后就写了一篇《毁茶论》,从此不再言茶,注:因为谁也没有看到过《毁茶论》这篇文章,是从封演的记载和后人诗中得知的。

 

—— 第三篇 ——

如陆游“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幽居》诗中还有“爱眠新著毁茶文....

 

北宋进士唐庚的《嘲陆羽》一诗载于《全宋诗》中:

 

陆子作茶经,竟被茶所困。

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览傲长者,彼自愚不逊。

茶好固自若,于我有所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

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

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明代《花裹活》记载:“李御史自认为高雅,见陆羽是布衣,出身微贱且又矮又黑,且在煎茶时竟然是衣冠不整,马马虎虎,与茶不敬,于是出言不谦且百般嘲讽,以至陆羽气得拂袖而去”。

《毁茶论》是不是真的?是个笔墨官司,无史料,我首先声明我下面的结论是娱乐、分析、推测,不负历史责任哈。

中国茶叶博物馆陈晖在《法门寺唐茶具文化内涵及渊源综考》一文中说,《毁茶论》是后人杜撰的,没有此事。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在《中国茶艺的几个问题》中认为有这个事。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进士,撰定《封氏闻见记》。本书是在德宗贞元以后,而陆羽逝世于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岁。封演和与陆羽是同时代人,所以,封演所记录的人和事应该是可信的。(见李丹:封氏见闻记)

至少可以确定,常伯熊是唐代临淮人,对茶道有很深的研究,并有了一套传播茶道的程序和方法,他与陆羽相识并有交往。

姑且推测陆羽《毁茶论》是真写了的。

历史穿越剧开始,脑洞大开:自从见到常伯熊茶道功夫又被李季卿羞辱之后,陆羽非常震惊,懊恼,失去自信,(陆羽的出身低微,先逃佛,后修儒,再问道,颠沛流离,没过几天好日子)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研究的心血,还不如常伯熊兄弟对茶的领悟更深,常的茶道,才是茶道,我的茶论,只是茶叶基本知识的记录和普查,常的茶道和泡茶艺术,更符合当下文人雅士的潮流和文化,更能普及茶文化知识,获能得士大夫和上层贵族的青睐,陆羽突然觉得实在没信心再去完成《茶论》的后续工作,于是,失望之下写了《毁茶论》,打算把《茶论》付之一炬,从此不再研究茶。

极度挣扎中,陆羽躲进了深山,后来才有了皎然的著名诗篇《寻陆鸿渐不遇》。

 


—— 第四篇 ——

常伯熊知道陆羽被李季卿轻视并写了《毁茶论》,很着急,这哥们并没因为得到李的肯定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茶道高人的胸襟和雅量)他以一个大哥哥、哥们,茶学大家的姿态,积极鼓励陆羽,谆谆教诲,循循善导,并委派当时著名和尚诗人皎然多次进山寻找开导陆羽,用自己对茶的人生感悟,通过饮茶人的悟道和修为支持陆羽继续完成《茶论》的后续创作。并告诉陆羽,茶道的精神是“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你受这么一点点委屈就写《毁茶论》,就放弃自己毕生的事业,半途而废26年来的心血,是懦夫,是脆弱,是不明智之举,不是茶人的境界。更违背了茶人修心养性的本源。之后,常伯熊耐心帮助陆羽修改《茶论》,逐字逐句,编排章节(广润色之),最终完成了这部著作。

 

“常伯熊将陆羽创作《茶论》予以“广润色之”,即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并拔高,从而才导致了“茶道大行””。《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就是常伯熊的“润色”而写的。整个《茶论》形成中,有没有无名英雄?有没有常伯熊的孜孜不倦和谆谆教诲?以及亲自动手精心修改和定稿?《茶论》变成《茶经》,常伯熊才是真正的茶道创始者。

 

从史料上看,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之于文献的茶道演绎者,没有他的演绎,茶道精神“精、行、俭、德”出不来。因此,应该承认他才是《茶经》真正创立者,幕后推手,定夺者。只是他真人不露相,不愿留名,胸襟广博,高屋建瓴,无名英雄,用君子成人之美的育人之道成就陆羽一世英名,成为我们知道的一代宗师。所以,常伯熊作为茶道创始人,茶道表演艺术家、茶艺大师或是茶道的祖师爷,一点也不为过。

 

|瞿逢

|茶业复兴图库,部分源于网络

 

上一篇:红茶,为什么这么多人喝?答案在这里!!!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