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手把手教你建立一个有效的品鉴体系

        长期以来,我反复被咨询一个问题——这个茶怎么样呀?

本文的目的就是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没有绝对真理,也就没有绝对的好。我不会愚蠢到去告诉读者,什么样的茶是客观、必然的好茶。

所有的好都是相对存在的,我只是阐述个人的品鉴观点。在我所做的假设中可推演出一套茶叶品质模型,它代表的是当下我对茶叶审美最深层认知的聚合。

举个例子。

当下的主流专业审评体系是由沈培和先生所主导的八项因子审评法。(八项因子即:条索、色泽、匀度、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前四项为外形,后四项为内质。)

 

▲开汤审评,其实是找缺点

 

这种审评法是基于绿茶审评诞生的,在审评其它茶类的时候,往往有诸多不适。

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经常能在一些茶叶测评中看到普洱茶极低的得分。随着普洱茶越来越受欢迎,更多的人发现了市场接受度与这种绿茶思维的茶叶测评形成的冲突。这时江湖派的各种经验就发挥了作用(但也仅止于此),测评方式的改革出现了:把内质的权重放大,减低外形占分比例。

 

▲一连开了10个熟茶样,我想静一静

 

这里就出现一个漏洞——既然分值权重可以调整,那么任何一个茶,都可以把与自身优势相关的分值权重调到最高,从而得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评分法。

更何况,什么样算好看,什么样算好喝,都会随着时代或文化流变。曾经我们以芽头多为好看,但如今普洱茶却以条索壮实有力为美;曾经我们以陈茶为劣等,但现在陈香型铁观音都已经出了国家标准。

 

一个茶好不好,取决于观察主体的认知。同样的一款茶,一个人可以奉其为世间极品,另一个眼里可能是垃圾。

这种现象不可避免,而且难以在现象层面调和。针对某款茶好不好的话题,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海量的无效争论。

 

▲大清早的,喝了那么多普洱生茶毛料,有一种说多了都是泪的感觉

 

个人审美,是通过后天塑造,文化浸染出来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在审美层面上构建出所谓的标准,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构建标准的基石本身就是流变的,松动的,所以这种标准只在狭义的平面上有效。

要建立更为有效的标准,就必须找到相对牢固的、恒定的基石。

因为经验一旦发生,就会千姿百态,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先验的基石。

基石一:有效物质含量。

人体是由细胞串联而成的,每一个细胞都具备天然的趋利避害、躲避刺激的特性。因此,人,天然地怕死,天然地惧怕刺激。与天性相违背的各种情感的发生,需要长期的文化塑造形成。

有些人喜欢吃辣,绝非生出来就喜欢吃,他需要在那样的成长环境中不断塑造自己的口味。一个婴儿,沾到辣椒是要哭的,因为那是刺激。

苦味也是刺激,人类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中,将有毒的事物默认为苦味,绝大部分的苦对于人体天然是不利的。但是有些苦味有回甘,这类型的苦属于弱刺激,类似于按摩。

 

▲闻茶香

 

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分子形态去理解,比如水解单宁具备明显的回甘,生物碱类刺激较强烈等等。

而人体天然接受的苦味,仅只限于具备回甘反应的苦味。也就是说,一款茶中,水解单宁等具备回甘反应的相关物质含量越高,则这款茶的品饮价值越高。

而造成一款茶强苦强涩而与回甘不成比例的其它水溶性物质,我称其为无效物质(仅指在我的品饮层面上)。而反过来说,具备回甘反应,苦涩度适当的物质,可称之为有效物质。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与品种,环境,种植,加工等等都有关系,本文暂不展开。

 

第二个基石,干净。

干净也与刺激理论相关,任何污染杂质都会导致刺激。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比“干净”二字本身更为清晰。

没有人会认为干净的饮料不好,而非要选择不干净的。

干净,对于茶叶来说,至少可以展开为三个方面:即“化学干净”“加工干净”“生态干净”。

“化学干净”就是没有农残。如果一款茶上面沾着毒药,当然让人难以接受。有效的农残检验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今年去的一个茶园,周边生态很高级

 

“加工干净”就是加工环境是否卫生,操作是否得当,如果一款茶的加工环境恶劣,乌烟瘴气,那么其品质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生态干净”就是环境因素,环境中有污染就会对最终茶叶品质的形成有不良影响,因此一个森林环绕、隔绝污染的环境,对优质茶叶来说非要必要。

 

总结我的品鉴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它由两个先验的基石假设推导而形成:

1、有效物质含量。有效物质含量越高,则品质越高。

2、干净。茶越干净,则品质越高。

 

上一篇:茶汤上的“雾”、“油”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