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一篇文章,讲透众筹熟茶的成功秘诀

    10月29日,下午两点半,昆明有雨,第44期茶业复兴沙龙如期举行。本期的主题是“一款众筹熟茶的格调”,“众筹”和“熟茶”两个强概念同时出现,吸引了专业同行、茶叶电商运营者、经管院的研究生以及各行各业的茶友前来参与。本文4500余字,通读全文大约需要8分钟。 

李扬: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一款众筹熟茶的格调,吕总和后月众筹团队创建了众筹茶的品牌。众筹不是新概念,茶行业很多人也尝试过,但失败的多,众筹不仅仅是卖东西,筹的是智慧和能力,从这个方面讲吕总是非常成功的。

这款熟茶,是吕总做的第四款众筹产品,第一款是易武、第二款是布朗、第三款是晒红、第四款是我们今天喝到的熟茶。他做众筹的影响力一次比一次大,这里面是什么规律?值得我们探究。

 

吕建锋:我们现在谈不上成功,只是在尝试。众筹走到今天是机缘巧合,再来一次也不一定成功。2013年开始,普洱茶生意不好做,51普洱是零售,只有网上客户,13年底开始我到处跑,认识了很多人,我之前没和他们做过生意。我入行这几年,做了许多事都是在为行业加分,众筹这件事,更多的是水到渠成,品质是核心。从我们做众筹开始到现在,跨度一年多,很多东西还在摸索,质量方面黄老师比较有发言权。

 

黄小元:建锋做了很谦虚的回应,李扬刚刚用到“品牌”一词,我们做了4款茶,我觉得离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我们去年做第一款众筹茶研讨会是9月14号,那个时候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当时总结的是做到5个一:好概念,好故事,好产品,好机制,好核心。我们当时做了一个规划:品质更卓越,价格更亲民,参与更广泛,服务更完善。

  

众筹茶卖得好,基本是零库存,我觉得品质是最关键的。我们设计的零售价在199,这是基于古普会对云南古树茶的分级,我们用的原料是普世级的古树普洱。参与众筹的人,从74个人到300人,从云南面向全国,甚至还有外籍。与第一次众筹相比,我们现在的方案有很大的升级,每次遇到问题及时总结,众筹团队有很好的决策机制,机制上很合理。

李扬:现在大家都已经喝到这个茶,先从口感来谈这个茶的特点,我不做引导。

 

钟梅:我还没怎么喝,说不上有见解。我想了解众筹和融资,我想了解你们众筹的方式。

山秀:这款茶让我想起2008年的勐海之星,茶很新,但是很顺。我昨天看书,说内火旺,会觉得涩,这个茶我觉得有点涩,但是蛮顺口,这款茶勐海味还是蛮足的。

黄小元:刚刚听你说到顺,涩和勐海味。涩是一个感觉,和你的身体有关,每个人承受涩的阈值不一样。很多人都会说到勐海味,我至今对这三个字也还在学习中。你是怎么理解顺的?

山秀:顺就是干干净净,很容易下喉。

 

李扬:我继续说这个茶的特点,这个茶确实是勐海茶。勐海茶的儿茶素结构是脂型儿茶素多,脂型儿茶素在发酵之后出现涩很正常,通过陈化会转变减弱。吕总刚拿样品过来时我给的评价是很高的。我们一直认为新发的,大堆发的熟茶就会有堆味,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来去除堆味,比如离地发酵等。大家现在喝这个茶,看看它有没有堆味,我是没喝出明显堆味。几个月前喝到样品的时候,我就没喝到,这一点是值得探讨的。这茶是不是离地发酵?

吕建锋:是的,是离地发酵。

李扬:还有没有用其他处理?

吕建锋:做这款茶,我们买了很多设备,花了半年做研究,用了几千度电。

 

黄小元:熟茶分为初制和精致,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初制的堆味?如何让它尽量少的在我们的饼茶里面出现?堆味不是茶本来就有的,所有的技术处理没有最好的,我们现在也是在不断尝试。

李扬:关于堆味,往期沙龙我们做过讨论。

刘扬:我们喝某些熟茶,茶杯下面的黑点,是什么?

李扬:生茶和熟茶是截然不同的。熟茶的核心就在于微生物的发酵,它的所有品质生成在于底物和微生物的配合,刚才刘扬说的黑点就是微生物的尸体。熟茶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一层层微生物,堆子的中间是高温层,基本没有微生物,只有一种高温毛霉,有人认为这个和普洱茶的陈香相关。但更说得通的观点是,低温层活跃的菌种会产生具有促进茶叶发酵作用的酶,在翻堆的时候,这些酶就均匀的分布在茶堆当中,虽然微生物无法在堆芯高温中存在,但是酶可以,于是普洱茶发酵就以这种形式发生。

在发酵的过程中,如果发酵的温度控制不好,温度很低,杂菌爆发,翻堆的时候,杂菌就进去了。简单来说,茶不好喝,就是发酵技术不好。发酵控制的好,就会好喝,这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后月的这个众筹茶是符合这个标准,这款茶没有小黑点,汤色虽然不是特别通透,但是这是时间的问题,如果等到明年,过个冬,就透亮了。

 

刘扬: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分享好的技术,这款茶的味道、香气和口感对于新茶来说,是很好的。

黄小元:我们采用的技术,是在传统普洱茶发酵基础上进行小创新,我们也需要时间来观察,关于技术的问题,我们可以私下探讨。成就一款好的熟茶,第一是原料,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按照我们研究会的标准,原料是1949年以前有性种植,高海拔,大叶种的毛茶;工艺当中,我们遵循传统的普洱茶发酵,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尝试和创新;仓储阶段,我们以后可以探讨。

李扬:很多人想知道众筹的玩法,在吕总介绍之前,我提出我的看法。我们回过去看整个普洱茶的发展,不连续,起伏波浪。在过去,普洱茶代表的是不好的茶,专家是不喝普洱茶的。我的导师周斌星,他早年在浙江学茶,学审评的时候讲到普洱茶,专家说这个茶看一看就好了,不用喝。随着港台的、国外的风潮的影响,我们逐渐形成普洱茶的品饮风气和审美结构,逐渐形成了普洱茶的审美标准。以前的经验是失效的,普洱茶是伴随着老茶崛起的。按照绿茶的审美,老宋聘是过期的茶。

随后,古树茶出现了,老班章,冰岛崛起了。在这一波山头茶面前,勐海茶厂的标准又失效了,过去的经验毫无作用。这两年很火的柑普,又该作何解释?你用过往经验去推导一个新东西是否能成功,没有意义。别人做得好,也在做众筹,为什么只成功了吕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规则属性,吕总的后月众筹团队在古树茶的基础上划分出了众筹茶的板块,内部有很多实操的法则,这个法则不用去指挥大益、去指挥古树茶,它在众筹茶的板块内可行。

吕建锋:很多3C产品是消费者众筹,但这在茶圈行不通,比如老班章,就有很多种味道,无法辨别真假。我们做众筹,首先是集合大家的钱,现买原料,现出产品;第二,我们集合智慧,有很多做茶很久的同行参与,去买原料的时候要好几个人同意,最开始是人的背书,没有规矩;第三,众筹是类新闻事件,做到自己目标群的影响力,众筹本身就是宣传,我们的晒红,发茶样的时候很多是同行;第四,你一但众筹了,就是信誉背书,你做这一次做砸了,以前的成功都没意义。第一次众筹,我们66个人,有40多个是开茶店的,当时我们设了一个公共池,卖不动就溢价返回到公共池。

我们建议做微商的、不能卖茶的人不要来参与,我会直接建议他别来浪费时间。以晒红为例,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差了9倍,我们配货的时候整个朋友圈都是晒红。我最希望的就是,我们发一款茶,形成小范围的新闻。高举猛打的方式可能有点过时,还是要立足产品,把利益分出去。没有知名度,没有百年老字号,靠什么卖货?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李扬:最后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这一套方式不仅仅是做古树茶,做其他产品也行得通。

周重林:我觉得这些众筹,是思想的胜利。关注品质,如何传达。今天在座的几位,都是茶界的破坏者,不破不立,要创建新的标准、新的秩序。黄小元,恐怕是全国最年轻的协会的会长,以前的会长都是老人家,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身后的“兴文强茶”奖杯是早上寄过来了,我的《茶叶战争》获奖了,在过去,不到七老八十,你站不到舞台的中心。

我前天去参加王迎新吃茶一水间的十周年庆典,我表扬她,沿袭了自己的传承,文化就是自我的传承。普洱茶真正在消费市场的收获,是最近几年才出来了。我们微店卖书卖茶,会把放差评放出来,他付了钱,买了东西,有权力茶评,差评也是让我们进步的力量。

 

吕建锋从51普洱到众筹,是很了不起的。那边的书架上有一个《茶叶江山》的网络众筹奖杯,那次众筹,建锋也是参与者。众筹的模式很有意思,很多人做一单跑了,甚至没做出来就跑了,做众筹的难点就坚持。众筹小饼我们卖了2000多片,收到的差评很少;熟茶的消费基数过去很少,还需要培养。没有消费基数,很难形成经验,我们在开拓,在创建。

建锋第一次做众筹茶的时候,我们发了文章,那天我接到10多个电话,都是骂他的,现在一年过去了,当时骂他的人很多已经开始认同他,行业需要向消费者学习,甚至向消费者低头。茶业复兴这个平台,吸引了大量第三方,我们哪怕迈了一小步都是了不起。哪家企业舍得拿出这么大的空间来喝茶聊天,而不是卖茶。每一次参加活动,我们收获也很大,不断的有新的品牌,有新的方式。

昨天我还表扬江总,发酵,谈到水;另一个兄弟,讲到木板;有个兄弟说他家茶园旁边的土壤很不错。我们要明白运行机制,我很关心的是,差异有那么大么?该怎么讲述出来?我们去武夷山,那些地方讲故事就讲得好,希望大家接下来多发言,多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

 

李扬:刚刚周老师讲了一句话,要看我们如何去描述。也就是如何为这个东西建立规则。今天大家是想来看看什么是众筹,大家可以百度看看众筹一词的解释,肯定和吕总说的不一样。吕总对众筹的理解是解构,把实惠让给消费者。我们对众筹做一个定义,在这个定义下能不能接受?我把众筹茶看着一个产品,你做一个产品,是否能赋予产品别人能接受的概念?这很重要。

 

周骁:我自己有个工作室,有朋友来喝茶,送了我一片号称老班章的熟茶,我喝了觉得一般,转送给了另一个朋友,后来这位朋友说这茶辣嗓子,她又转送人了。今天这茶,我觉得不涩,嗓子很舒服。

 

猫猫5天的时间,古熟小饼在茶业复兴微店卖了300多片。总体来说很好,微店上有评价说有稻草味,好像熟茶的接受度没有红茶高。

施中琦:我觉得这款茶很好,有勐海味,很粘稠,有回甘。稻草味确实有,之前喝过几款茶都有这个味道。

刘浼儿:我在泰国生活过,我就很喜欢这种稻香味。

吕建锋:我做市场,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代表一群人。比如这个稻草味,也可以说成是稻香。我们在山上做茶,做毛茶的时候,有人说闻到青香,也有人说是青臭。

吴涛:对,一些气味,我们愿意去接受,也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身体状态有关。比如亚洲罗勒,我们做菜经常用,但很多人就是不接受。我一个朋友,他去到哪里,喝谁的茶,都不好。他总能找到缺点,然后放大。每个人对茶叶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真正好的原料,在工艺和选料上有差别,是要包容。

李扬:谈到香气,建议大家去读我的这篇文章☞普洱茶香气简析「一篇被抄了上万次的文章,正版在这里!」所有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假设的经验,稻香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评价,从我们身体的契合度来说,我姑妄把它认为是好的。结合我们微店来说,卖得最好的是吕总的晒红小饼和熟茶小饼,销售量就是最真实的评价。网络上卖东西要便宜,这个茶其实不算太便宜,类似的产品在我们平台销售没有相同的业绩。

很多好卖的产品,有规则属性,划分了势力范围,让这个势力范围的人去理解。容易让人去接受、去评价,这是规则属性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其实就是一个过滤器,下一个众筹茶出来之后,不论做什么茶,它应该会是好的产品。

 

|茶业复兴编辑部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李明,刘清

上一篇:茶汤上的“雾”、“油”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我触摸了千年古茶树